現代化工作場所中勞工操作的機器、使用的工具及控制的系統更加複雜。若未有安全的人機介面考量,或因操作使用不當,容易造成意外事件。再者,長期從事高度重複性的工作或在高、低溫等不良工作環境下,亦會形成各種職業疾病。
究其根本原因,多因未注意製程、設備、環境等與「人員」做整體的配合。故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324-1條規定,雇主使勞工從事重複性之作業,為避免勞工因姿勢不良、過度施力及作業頻率過高等原因,促發肌肉骨骼疾病,應採取下列危害預防措施,作成執行紀錄並留存三年:
一、分析作業流程、內容及動作。
二、確認人因性危害因子。
三、評估、選定改善方法及執行。
四、執行成效之評估及改善。
五、其他有關安全衛生事項。
因此進行人因風險鑑別瞭解風險主要項目分佈,以系統思維及員工個人適應情形,團體研討後決定優先行動方針並據以管理改善,為降低工作場所中職業傷病。其工作內容如下:
一、完成人因工程評估程序書。
二、製作檢測工具表單,檢測項目應至少包含物料收儲及處理、生產機器安全、照明、 環境危害、個人防護器具等。
三、針對檢測項目,完成人因工程改善成果報告。
輔導實績
台揚、華碩電腦、華通電腦、台光電子…等